需求分析
農作物病蟲害是農業生產中的重要生物災害,也是制約高產優質、高效農業持續發展的主導因素之一。它不僅造成作物減產,而且大大降低作物產品的品質。要進行作物病蟲害的有效防治,就需要建立及時、準確的觀測系統。目前,作物病蟲害觀察、 技術一般還是沿用傳統模式,即在設立預測固定點觀察、大面積隨機調查的基礎上,結合歷史發生情況、氣象因子預測病蟲害發生。這一切仍不能避免費時、費力和效率較低的缺點。
面積定量反演建模。
無人機的發展,為更加快捷、準確地監測作物病蟲害,并盡可能地適時預警病蟲害并盡可能地適時預警病蟲害提供了可能。在準確預測的基礎上,不僅可以降低農藥噴施量,大大節省農民的農藥支還可以有效降低作物生產的經濟損失,對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和破壞,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積極的生態效益,具有重大的社會意義。在農藥噴灑、施肥、農田灌溉、農作物播種、農業信息監測、污染控制以及空氣監測等領域,無人機均有其用武之地。
一、農田藥物噴灑、施肥
相對于傳統的農藥噴灑作業方式,植保無人機可實現農藥自動定量、精準控制、低量噴灑作業,其作業效率是高架噴霧器作業效率的8倍,傳統人工的30倍之多。無人機噴灑藥物時旋翼旋轉所產生的向下氣流,有助于增加藥物對農作物的穿透性,可節省30%農藥和90%的用水量,減少農藥對土壤和環境的污染。
二、農田灌溉
在作物生長過程中,農民必須隨時隨地了解掌握和調整保持農作物生長最適宜的土壤濕度。利用無人機放飛在田間上空巡視觀察,農田土壤不同濕度所呈現的不同顏色變化,即可了解掌握土壤不同濕度墑情的變化情況。這時只需要根據農田土壤的不同濕度所顯現的不同顏色,制作一套數字圖譜存入數據庫中待用,利用無人機空中取樣所得的信息和已存入數據庫中的信息進行識別對照,得出結論然后就可以尋找解決科學合理。
另外,還可以利用無人機空中觀察農作物因農田缺墑而引起的植株葉片、葉梗和嫩梢發生的凋萎現象作參考,來判斷決定農作物是否需要灌溉澆水,從而達到科學灌溉、節約用水的目的。
三、農作物播種
農用無人機播種具有撒播密度均勻、作業范圍大、性能穩定等優勢,但需要克服前期的準備工作繁瑣、播撒效率不高等問題。近幾年國內開始出現使用無人機進行播種的探索,多次科學實驗數據表示,無人機與人工播種對比,無人機播種的均勻程度遠遠比人工播種效果要好,大大超過了農戶對實驗結果的預期,參加了試驗的農戶均對無人機表示滿意,表示幾乎不需要后期的補種調整。
四、農田信息監測
無人機農田信息監測主要包括病蟲監測、灌溉情況監測及農作物生長情況監測等,是利用以遙感技術為主的空間信息技術通過對大面積農田、土地進行航拍,從航拍的圖片、攝像資料中充分、全面地了解農作物的生長環境、周期等各項指標,從灌溉到土壤變異,再到肉眼無法發現的病蟲害、細菌侵襲,指出出現問題的區域,從而便于農民更好地進行田間管理。無人機農田信息監測具有范圍大、時效強和客觀準確的優勢,是常規監測手段無法企及的。
五、農業保險勘察
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難免遭受自然災害的侵襲,使得農民受損。對于擁有小面積農作物的農戶來說,受災區域勘察并非難事,但是當農作物大面積受到自然侵害時,農作物查勘定損工作量極大,其中最難以準確界定的就是損失面積問題。農業保險公司為了更為有效地測定實際受災面積,進行農業保險災害損失勘察,將無人機應用到農業保險賠付中。
無人機具有機動快速的響應能力、高分辨率圖像和高精度定位數據獲取能力、多種任務設備的應用拓展能力、便利的系統維護等技術特點,可以高效地進行受災定損任務。通過航拍查勘獲取數據、對航拍圖片進行后期處理與技術分析,并與實地丈量結果進行比較校正,保險公司可以更為準確地測定實際受災面積。
無人機受災定損,解決了農業保險賠付中勘察定損難、缺少時效性等問題,大大提高了勘查工作的速度,節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提高效率的同時確保了農田賠付勘察的準確性。